制藥與器械是醫藥行業的兩大重要組成。一直以來,國產藥品廠商以仿制藥為主。同樣,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也被外資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為增強國內醫用設備質量的提升,政策明確要求逐步提高國產醫用設備配置水平,降低醫療成本,提倡各級醫療機構在質優價廉的前提下購買國產醫用耗材。隨著政策支持的不斷出臺,進一步加速了骨科器械進口替代進程,諸如科進實業、澳思泰等國產骨科器械企業步入快速發展期。
從市場來看,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國內骨科疾病的患病人數加速增長,從而帶動骨科植入類耗材市場快速擴容。
據中國外科植入物專委會數據,2005年我國骨質疏松患者就超過了1億人,隨著老齡化的進程加速,到2050年將成倍增加達到2.12億,占人口總數的13.2%。而老年骨折患者超過30%與骨質疏松相關。另外,我國各種關節炎重癥患者超過8,000萬人,現有肢殘患者75萬人,同時,每年新增骨損傷患者300萬人。
2010年至2050年中國65歲以上和80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口數量及比重變化
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以及醫療需求不斷上升,我國骨科植入類醫用耗材市場的規模由2010年的72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90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15.33%。
2010-2022年國內骨科植入物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骨科植入物市場一般可以分為四類細分市場: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及其他。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市場份額相近,共計占有85%左右的市場份額,創傷類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產品國產化率最高,脊柱類和關節類市場仍由國外品牌主導。隨著國內廠商的技術進步以及產品學術推廣力度不斷加大,疊加政策鼓勵器械國產化因素利好,未來脊柱類和關節類產品國產化率有望持續提高。
國內醫用高值耗材行業發展歷史僅有20多年時間,以骨科領域來看,目前國內骨科醫療器械的生產企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產品基本上能夠覆蓋各類型的骨外科疾病,在關節重建器械、創傷及固定骨科醫療器械、骨外科手術器械及脊柱固定器械等領域都有一定發展。
然而,國內骨科植入類耗材生產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市場支配力有限,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拳頭產品。目前國內骨科植入類耗材生產廠家約130家(數據來源:CFDA南方醫藥研究所),收入規模超過1億的不超過10家。單從企業規模來看,我國骨科行業目前仍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同時由于在假體材料、假體形狀設計、手術定位器械精確度、關節表面光潔度、骨水泥性能及與骨的接觸面的處理等技術上與進口產品尚有差距。
但在行業技術不斷創新、國內企業自身技術、工藝及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我國醫用高值耗材行業國產化的進程已經開啟,部分細分領域如骨科創傷類及脊柱類植入耗材逐漸開始實現進口替代。國內醫療器械產業逐漸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轉移,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化面臨突破,未來進口替代將成為國內醫用高值耗材企業獲得高速增長的主要機會。